在實際生產中也受到一定制約,需要針對不同工況,通過經濟技術綜合比較確定適合間距。快來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靜電除塵技術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深化除塵理論研究。現有的靜電除塵器粉塵收集機理都是基于收塵極板在收塵過程中始終保持清潔狀態這一基本假設,而靜電除塵器在實際收塵過程中,隨著荷電粉塵在收塵極板上的沉降,在極板表面形成逐漸增厚的粉塵層。粉塵層的厚度和比電阻以及電暈電流強弱的不同勢必影響電流在粉塵層中的導通與釋放效果,造成粉塵層中滯留的電荷量不同,粉塵層中的積累電荷會對空間收塵電場形成抵消作用。同時,粉塵層中的電荷分布特征又直接決定反電暈產生的可能性。因此,靜電除塵器的粉塵收集實為非穩態收塵過程。現有靜電除塵理論對這一過程缺乏準確描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科學性,導致靜電除塵器結構設計和運行參數選取缺乏針對性。對靜電除塵器的非穩態收集過程進行深入的理論與實際研究,不僅可以豐富靜電收塵理論,還對探索尋求突破電除塵器收塵效果提高的關鍵問題具有指導作用。
改善高比電阻粉塵除塵效果。造成眾多靜電除塵器除塵效率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運行工況條件下煙氣粉塵的比電阻值偏高。如燒結機頭煙氣粉塵的比電阻為1011Ω˙cm~1012Ω˙cm。采用常規靜電除塵器凈化高比電阻粉塵煙氣時,在收塵極表面上形成的粉塵層表現出較高的電阻值,對電場電流的導通形成較大的滯怠作用,粉塵層中積累的電荷量就會增加,對后續荷電粒子向極板驅進產生排斥效應,嚴重時,還會發生反電暈,即粉塵層的表面會產生放電,導致粉塵二次返流,收塵效果惡化。常規電除塵器的結構特點難以克服反電暈的影響,對帶正電荷的粉塵也沒有捕集能力,所以運行效果會變差。探索尋求能夠有效改善高比電阻粉塵除塵效果的關鍵技術依然是電除塵技術亟待解決的問題。
極板表面改性技術。眾多靜電除塵器運行實踐呈現出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電除塵器在剛投入使用的一兩年里,除塵效果很好,除塵效率可達99%以上,但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除塵效果逐漸下降。電除塵器在很多運行工況條件下,煙氣和粉塵往往引起收塵極板的腐蝕,極板表面形成附著牢固的“塵銹復合層”,復合層粗糙的表面形態進一步加劇了振打清灰的難度。已有實驗表明,陳舊極板表面的“塵銹復合層”對粉塵的收集效果具有負面影響。尋求極板表面改性技術、防止極板腐蝕、保持極板良好的導電性和清灰效果、防止電除塵器長期運行收塵效果下降是電除塵技術面臨的新課題。
粉塵強制收集技術。Cooperman在1970年就指出,在電除塵器橫斷面存在粉塵質量濃度梯度。目前,國內已有相關學者通過建立電場粉塵傳輸數學模型和對實測斷面粉塵濃度分布曲線進行回歸,分別得到了理論和實際電場粉塵濃度分布公式。結果表明,電場中粉塵濃度分布與斷面位置有關。電場中每個斷面上從電暈線到收塵極板質量濃度逐漸提高,貼近極板表面粉塵濃度極高。如何將貼近極板表面的高濃度氣流中的粉塵以及由極板振打清灰造成的二次飛揚粉塵加以有效收集,即發明出切實可行的粉塵強制收集技術,對有效降低粉塵的穿透率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可能是電除塵技術實現突破的很現實的問題。
你還想了解靜電除塵的什么知識呢?歡迎留言哦!